谣言一 名校存在歧视本科的现象
从985或财经类名校的历年录取名单来看,多数录取考生的本科院校都是非名牌高校,其中本科为双非院校的考生占很大的比例,因而不存在绝对的歧视。
很多人眼中的“歧视”,可能是对于本校考生校外考生相比较而言,本校考生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或教师比较了解,复试中在与导师沟通和联系方面拥有信息主导权和优势,而且认为导师更加喜欢本校的考生。
此外,大家担心名校会有歧视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自己本科院校的动摇和不自信。
其实考研是一场相对公平的竞赛,相对于是否出身名校,导师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,只要足够优秀就能够成为佼佼者。当然,有些同学确确实实也会遇到某些歧视的高校,但几率还是比较小的。
谣言二 考研根本不需要长时间准备
其实我们不能简单类比,很多人的学习习惯、知识吸收能力和初始知识储量是存在差异的,再看看录取比例清醒一下,选拔类的考试,同等基础的考生拼的就是积累。
而且这类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善于总结,学习效率很高,并且对所考专业有自己的知识积累,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时间规划方案。
但对于大多数考生,如果没有过硬基础,考研是需要充足的时间来准备的。
谣言三 “上岸”笔记资料越多越好
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考研的知识点部分都相对固定,自己听课所记的笔记与往届生笔记相差不大,还多了自己的思考与理解。这样在后期复习过程中,也可以迅速get到笔记所做标注的点。
对于往届生笔记中题型套路的总结,可以适当借鉴。但摸清套路的基础是不断的练习,自己做题听课再总结记忆会更加深刻,也会更灵活的运用。总结不是目的,会用才是必杀。
对于错题汇总部分,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,错题也不相同,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错题点,方便后期回顾查漏补缺。
而且很多往届“上岸”考生记录的错题解题方法也与老师讲述相差不大,可借鉴性很低。此外,看他人的笔记会有陌生感,可能需要付出理解的时间,即使“翻译”过来,自己也未必会用。
每年的考试策略和出题习惯都在变化,往届积累的经验此次考试未必适用。因此可以借鉴方法,但不必购买过多,仅做参考即可。
谣言四 按照学霸时间表作息你也能考上
考研时间有限,需要我们有详细的计划,争分夺秒。但是每个同学复习方式有差异,那相应的复习计划就会有所不同,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去制定计划。切忌拿着网上拷贝的、或者学姐学长用过的时间表,完全套用在自己身上,很可能会适得其反。
谣言五 只要努力,人人都能考上
且不说每年研究生的招生计划是有一定的数量限制的,动辄几百万的报考人数,真的不是说我努力了我就一定能考上研究生的。
而且每个人的“努力”程度是不同的,更不要说有很多考生只是“看起来努力”而已。此外,对考研多少有些了解的同学应该都知道:考研这件事是“选择>努力”的。
对考研抱着必胜的信念是没问题的,但只讲求蛮力不讲策略和技巧,那不叫信念,而叫天真。
此外,还有一些在考研圈里比较常见的谣言,比如每到初试前期就有骗子在各大考研群里卖“考研原题”、“考试答案”;再比如有骗子说自己有内部资源,只要你肯出钱,你想去哪所大学都能给你“弄进去”……这类谣言其实假得那是一个相当明显,但就是有一些妄图想要不劳而获的同学上当受骗…
考研还是得脚踏实地,靠真才实学去获得成功,赢得尊重!